随着各大企业都开始普及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电视技术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它也逐渐的改变了人类的社会活动方式。视频通信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相关数据显示,有效的信息55% 60%依赖于面对面(Face to Face)的视觉效果,33% 38%依赖于说话者的语音,仅有7%依赖于内容。
传统的通信工具,例如电话、传真机等都达不到面对面或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沟通效果。对企事业单位来说,经常超负荷运转,出差开会,已成为令人苦恼,望而却步的事情。采用会议电视的方式既达到了召开会议的目的,又能避免了出差到外地。从效果上来分析,从宏观来分析能够缓解交通紧张状况,从企业自身分析可以节省时间和差旅费。
如果出现一些紧急性会议,会议电视在争取时间、及时商讨决策、及时贯彻上级的重要指示、及时获取重要信息等方面,它都具有很明显的优越性。它不但让参加电视会议的每一个人都像坐在同一个会议室内、而且同一个会议桌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让和会者在开会的同时方便地处理其他日常工作,而不会为了出差开会而苦恼。
视频通讯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谈到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历史,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初说起,当时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公司曾推出过模拟会议电视系统[Picturephone]。但因为当时的电话网带宽不能满足要求,其视频信号只能通过极其昂贵的卫星信号传输,这使得成本无法降低。再加上市场需求不强,技术发展不是很成熟,这不但限制了该产品的推广(终于受挫而停止发展),也使网络视频会议市场就此沉寂下来。
进入70年代后,因为相关技术领域的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是数字式传输的出现,传统视频会议系统所用模拟信号的采样或传输方法也得到极大的改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开始走向成熟,但是数字信号的存储和传输依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采集的模拟信号如果用数字形式表示,其存储量和要求的传输能力更甚于模拟系统。对数据压缩问题的研究,成为突破障碍,是**终把视频会议技术推向市场的关键。总体而言,70年代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处于相对平静的时期,但研究工作并未中断。
到了80年代中期,通信科技发展迅速,编码和信息压缩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会议设备的实用性大为提高。这时的CODEC由于制造技术的提高,体积在急剧减小,与此同时,数字式网络发展也很迅速,T1的租用费用迅速下降,并开始出现更低速率的网络服务。
另外,技术的进步也带来CODEC价格的下降。所以,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正逐步进入市场。但此时的视频会议系统因为价格与技术的原因,仍只限于**的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从而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普及。
时间来到90年代初,**套国际标准H.320获得通过,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得到解决。配合H.261视频压缩集成电路技术的开发,视频会议系统开始朝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在1992-1995年期间,中小型视频会议系统成为视频会议应用中的主要产品。视频会议系统在90年代中期的另一个发展趋势为桌上型产品开始成熟。
国内现在**为常见的视讯会议系统多为符合H.320与H.323标准的系统,相对而言,H.320标准的视讯系统多于H.323标准的系统。这除了H.320标准颁布早与H.323标准、技术更为成熟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H.320标准是一个有服务质量保证(QoS)的视讯标准,而H.323标准目前还不能提供 QoS的保证。但随着IP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后会有更好的技术来保证H.323标准的服务质量,如通过源预留协议(RSVP)来保证更多的带宽传送多媒体数据流技术。
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产品欢迎浏览:http://www.v2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