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对于不同部门和地区间的协同合作、联系等,起着不能忽视的作用,然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系、减少了工作人员外出路途中浪费的时间等,对于跨区域的单位联系有着非常强的优势。使用过视频会议系统的用户应该都知道,根据构建方式划分,其现在主要包括基于软件与硬件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而这两者各有优势和劣势,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一、硬件视频会议系统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完全是由厂商独立开发的系统来实现的,仅仅是专门为了视频会议的应用而制造。
据了解,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是基于嵌入式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主要使用H.320与H.323协议标准(H.320是在IP网络未发展起来之前,E1的专线网链路的协议;H.323则是针对IP网络的协议,属于标准协议),需使用专用的设备来实现视频会议,系统整体造价较高,使用简单,维护也方便,视音频的质量较好,但对于网络要求比较高,大多数需专线网络来保障。“所以,这种硬件形式对于有专网的用户而言,是很适合的,比如政府**、金融机构、**等资金较为雄厚的行业,多用于专用视频会议室。其突出特点是,可靠稳定,性能卓越,人机界面友好,属于视频会议系统中的中高端产品,但因受到协议的限制,设备已经成型,功能固化,不能修改。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
软件形式的视频会议系统就是基于PC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这种方式以H.323、T.120协议为主,部分产品还采用了非标准的自有协议,主要借助于高性能的计算机来实现硬件解码功能。
其采用PC+通用操作系统等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设备,它的总体造价比较低,相比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来说,软件模式部署简单,功能丰富,对网络的要求比较低,能在公网上实现多点视频通信,开放性好且成本较低,并能够实现桌面型的操作模式。其的劣势也非常明显,因使用开放的操作系统,其中的Bug与漏洞较多,这对于视频厂商而言,是无法解决操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的,所以其易遭受病毒等因素的攻击,稳定性不高,且视音频质量也不如基于硬件方式的好,人机界面也较为复杂,属于低端产品。
不过,当前市场上主要集中的个人及小型企业用户,他们多关注性价比,所以此种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不失为一种“价廉物美”的应用解决方案。而国内IP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已令其成为目前**主流、应用**广泛的组网技术,且带宽也在渐渐得到改善,同时视频压缩算法的快速发展,也让视音频在IP中传输不再是难题。这点对于软件形式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而言,不得不可称之为一大好消息。
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产品欢迎浏览:http://www.v2tech.com/
联系我们:010-58732888
